杰青优青
辛建国,1995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
男,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
所在学科为光学工程,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光电子器件。
承:屯瓿晒摇863计划”项目2项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。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,其中被SCI和EI收录68篇,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。
1993年获政府特殊津贴,199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,2001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。
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成员, 中国兵工学会荣誉理事,中国电子学会监事会监事。
张军,2006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
男,1965年7月出生。国家空管新航行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。
长期从事航空交通工程等领域的研究,在民航航路网运行监控、星基航路运行监视等方面做了基础性和开拓性工作,主持研制了我国民航首个新一代空中交通服务平台、首套星基航路运行监视装备,研究成果获得广泛应用。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。
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973计划、国家863计划、国家空管科研计划、民航重大科研与工程项目等20余项;获2009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(排名1)、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(排名1)各1项,还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、何梁何利技术创新奖以及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(排名1);发表SCI/EI论文100余篇、出版著作2部,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5项(排名1)。领导的空管新航行系统技术研发团队先后成为教育部创新团队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和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。
张军教授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、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;现担任中国航空学会航电和空管分会主任委员,国家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总体技术专家组专家,国家863计划现代交通技术领域高效运输服务技术主题专家组专家、召集人。
陶然,2006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
男,1964年11月生,九州ku平台网址教授,信息与通信工程、应用数学双学科博士生导师。
长期从事复杂信息系统、信号与信息处理等领域的研究,取得了标志性的学术成果:发表SCI论文154篇,以第一作者出版信号处理领域著作、教材3部,授权发明专利81项。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、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。
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(2006年)、长江学者特聘教授(2009年)、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。2007年),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(2014年)、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(2010年)、北京市自然基金优秀团队带头人(2016年)、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核心成员(2018年)。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(2009年)、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(2008年),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(2018年)。
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,《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》等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编委,《九州酷游备用网址学报(英文版)》主编。
龙腾,2012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
男,九州酷游备用网址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
长期从事新体制雷达与实时信息处理领域的研究工作,出版学术著作2本,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,其中SCI检索论文50余篇、EI检索论文150余篇;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、受理发明专利50余项;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 项(排名第一),国防和军队科技成果一、二、三等奖共8项,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(排名第二)。
获得政府特殊津贴、北京市五四奖章、北京市优秀教师奖、霍英东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、北京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;所领导雷达技术研究所获得“国防科技工业优秀科技创新团队”、“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”等荣誉称号,并获得2015年首届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奖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、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;担任973项目技术首席、国家863 重点项目首席专家、某武器系统副总设计师;入选第二批国家“万人计划”领军人才、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“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”、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—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、北京市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。
担任教育部“新体制雷达与实时信息处理”创新团队带头人;原总装备部某专业组专家,中国电子学会、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信号处理分会主任委员,中国电子学会无线电定位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,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智能信息处理产业化分会理事长;入选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(IET Fellow)、中国电子学会会士(CIE Fellow),担任IET 2009国际雷达会议主席、IET 2013/2015国际雷达会议荣誉主席。
曾涛,2016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
男,生于1971年5月。博士,九州酷游备用网址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
研究方向:微波成像和雷达信号处理的理论方法,及其在航天遥感、自动驾驶、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技术。是多个国家自然基金、国防863、973项目或课题的负责人。近年来发表SCI期刊论文30余篇,申请发明专利40余项。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、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和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,以及国防863项目、原总装探索项目、预研重点基金项目,是某军口973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的课题负责人。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(排名第六)。
个人经历:2004年入选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, 201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,2014年入选英国入选英国工程技术学会(IET Fellow),2019年任中国高技术产业化研究会信号处理专家委员会理事长。
王业亮,2017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
九州ku平台网址教授、博导、院长助理。
2012年优青,2017杰青,2018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、2019国家“万人计划”科技创新领军人才、2019中国物理学会胡刚复物理奖获得者。
长期从事新型二维材料与器件的制备、物性及应用研究,是当今国际上该研究领域内相当活跃的青年科学家,在石墨烯类新型二维材料的制备、物性及器件研究方面取得了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,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90余篇,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Nature Mater. 1篇、Phys. Rev. Lett. 1篇 、J. Am. Chem. Soc. 1篇,Nano Letters 7篇、Advanced Mater. 5篇、Appl. Phys. Lett. 8篇、英文书籍5个章节(1个为书籍封面)。被引3500余次,其中单篇最高他引650多次、曾入选“2013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”。相关结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积极评价,多项工作被Nature及其子刊作为研究亮点报道,获得国际重要学术会议30多次邀请报告。
第一完成人在实验设备设计和材料制备技术方面申请国家专利15项,获得授权6项。曾获得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、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、德国洪堡学者、基金委优青、杰青、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(主要贡献者)、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(第四完成人)等荣誉。在国家重大项目的实施中表现出很好组织协调能力,近五年承担科研项目10余项,如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、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、JWK特区、北京市重点等。
邢成文,2017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
男,九州酷游备用网址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副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
主要从事面向大容量、低时延、高可靠的空间信息网络开展空间通信阵列信号处理理论与方法研究。
发表SCI论文(含录用)72篇(IEEE期刊论文39篇),SCI他引共计近600次,单篇论文最高SCI他引118次;ESI高被引论文4篇;申请专利31项(授权17项)。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、面上项目等多项国家和、省部级项目,总经费1000余万元。曾获中国通信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;获国际会议最佳会议论文奖4次;2012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杰出审稿人;2016年TOP 5 Editor for Transactions on Emergi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;2015年TOP 5 Editor for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。
201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。
现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(SCI 期刊)编委;KSII Transactions on Interne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(SCI 期刊)区域编委;China Communications(SCI 期刊)编委;Transactions on Emergi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(SCI 期刊)编委;Special Issue of Cognitive Radio in EURASIP Journal on Advances in Signal Processing(SCI 期刊)客座编委;《中国学术期刊(网络版)》信息通信行业编辑委员会委员;中国通信学会青年委员;通信会议Chinacom 2013 网络技术分会主席。
李伟,2019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
九州ku平台网址准聘教授,博士生导师,入选2017年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,201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。
于2007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士学位,2009年获中山大学硕士学位,2012年获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博士学位,之后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开展博士后研究,2013年5月至2019年2月工作于北京化工大学。
主要从事高光谱图像分析理论方法研究,相关技术在遥感对地观测、国防安全、医学诊断等领域得到应用推广。以第一/通讯作者在IEEE TGRS、IEEE TIP、IEEE TCYB、IEEE TIM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,谷歌学术引用4000余次,ESI高被引论文11篇。担任IEEE SPL、IEEE JSTARS国际期刊编委,和第11届IEEE CISP-BMEI国际会议大会主席,获得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协会(GRSS)颁发的IEEE JSTARS 2015最佳审稿人奖、IEEE Whispers 2019杰出论文奖等奖励。